动态几何中的平行四边形-师生作品-荆门市龙泉北校-官网
  • 首页
  • 学校概况
    • 学校简介
    • 领导风采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学校荣誉
    • 校园风光
    • 电子画册
  • 新闻动态
    • 校园动态
    • 校园安全
    • 后勤保障
    • 视频动态
  • 师生风采
    • 教师风采
    • 学生风采
    • 师生荣誉
    • 师生作品
    • 毕业留影
  • 招生信息
    • 招生快讯
    • 录取查询
  • 党群共建
    • 党群快讯
    • 党员学习
  • 教学科研
    • 教学教研
    • 教学资源
  • 校务公开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打分公示
    • 费用公开
    • 招聘信息
    • 文件通知
  • 专题管理
    • 德育之窗
    • 心灵驿站
    • 写字教学
    • 后勤安全
  • 网上办事
    • 学籍管理
  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学校概况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师生风采
  • 招生信息
  • 党群共建
  • 教学科研
  • 校务公开
  • 专题管理
  • 网上办事
  • 首页
  • 学校概况
    • 学校简介
    • 领导风采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学校荣誉
    • 校园风光
    • 电子画册
  • 新闻动态
    • 校园动态
    • 校园安全
    • 后勤保障
    • 视频动态
  • 师生风采
    • 教师风采
    • 学生风采
    • 师生荣誉
    • 师生作品
    • 毕业留影
  • 招生信息
    • 招生快讯
    • 录取查询
  • 党群共建
    • 党群快讯
    • 党员学习
  • 教学科研
    • 教学教研
    • 教学资源
  • 校务公开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打分公示
    • 费用公开
    • 招聘信息
    • 文件通知
  • 专题管理
    • 德育之窗
    • 心灵驿站
    • 写字教学
    • 后勤安全
  • 网上办事
    • 学籍管理
  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幻灯1

师生作品

  • 教师风采
  • 学生风采
  • 师生荣誉
  • 师生作品
  • 毕业留影

校园动态

  • 【喜报】我校陈晓利老师代表市教育局参赛荣获佳绩
  • 每月一歌,唱响青春——记荆门市龙泉北校“每月一歌”活动
  • 守护心灵 相伴同行——荆门市龙泉北校开展心理健康宣教月活动
  • 教学视导促提升,深耕细研赋新能——荆门市龙泉北校迎接市教研室视导活动
  • 青春奋进新时代 挺膺担当向未来——荆门市龙泉北校举行2024年新团员入团仪式暨主题团课活动
  • 复习课例展示 助力精准备考 | 我校优秀英语教师陈龙应邀献课
  • 春天就是课堂 ——荆门市龙泉北校组织开展探寻东宝山春游活动
  • 一起“趣”寻春 ——七年级春游小记

师生作品

动态几何中的平行四边形
日期:2018-06-18 16:00:00浏览: 2745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湖北省荆门市龙泉北校   钱瑞玲  方芸  448000  

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,其图形复杂,知识覆盖面广,综合性强,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.

一、预备知识

1.如图1,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,任意两个顶点所连接而成的线段,要么是平行四边形的边,要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.例如:连接顶点A、B的线段AB是边,连接顶点A、C的线段AC是对角线.

2.如图2,已知点A(1,2),点B(-1,0),点C(3,1),将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,使得点A和点C对应,点B和点D对应,求点D的坐标.

 

解析:点A到点C的平移规律是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,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,从点的坐标规律来看,横坐标加2,纵坐标减1,所以点B到点D也要作相同的平移变换,则点D的坐标为(-1+2,0-1)即(1,-1).

 

二、试题呈现、解析及反思

第1题.已知点A(0,3),点P(0,1),点Q(0.8,2.4),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M,使得以点A、P、Q、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?若存在,请求出点M的坐标.

 

第1题解析:当AP为边时,MQ也为边,则AP平行且等于MQ.如图3、图4

∵点A(0,3),点P(0,1) ∴AP=3-1=2 ∴MQ=2  ∵点Q(0.8,2.4) ∴点M1为(0.8,2.4+2)即(0.8,4.4),点M2为(0.8,2.4-2)即(0.8,0.4)

当AP为对角线时,MQ也为对角线,则AP与MQ互相平分.如图5

由线段AQ平移到MP的规律可知,点M3为(0-0.8,3-1.4)即(-0.8,-1.6).

综上所述,满足条件的点M有3个,它们的坐标分别为点M1(0.8,4.4),点M2(0.8,0.4),点M3(-0.8,-1.6).

反思:已知三个定点,点A(0,3),点P(0,1),点Q(0.8,2.4),如何确定第四个顶点的位置呢?从预备知识我们知道,可以任意连接两个点,让这两点所连成的线段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或对角线.不妨连接y轴上的两点A、P,以线段AP为分类标准,若以AP为边,则MQ也为边, AP平行且等于MQ.由AP∥MQ确定点M在点Q的正上方或正下方,再由MQ =AP =2计算出点M的坐标.若以AP为对角线,则点M和点Q应分布在线段AP异侧,点Q在AP的右边,所以点M应在AP的左边,画出草图,根据预备知识2,由线段AQ平移到MP的规律可计算出点M的坐标.

第2题.已知抛物线经过 A(-4,0), B(0,-4), C(2,0).

(1)求抛物线的解析式;

(2)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,点M的横坐标为m,△AMB的面积为S.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,并求出S的最大值;

 

(3)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,点Q是直线 y=-x 上的动点,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、Q、B、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,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.

 

 

第2题解析:(1);(2)略

(3)当OB为边时,PQ为边,则OB平行且等于PQ.如图6、图7、图8.

设点,点Q(m,-m)∵点 B(0,-4) ∴OB=4  ∴解得

当OB为对角线时,PQ为对角线,则OB与PQ互相平分.如图9.

设点Q(m,-m),由OQ平移到PB的规律可知点P(-m,-4+m),将点P(-m,-4+m)代入,解得

 

综上所述,满足条件的点Q有4个,它们的坐标分别为 

 

 

反思:本题不同于第1题,第1题已知三个定点,而本题只有两个定点,点O(0,0),点B(0,-4),如何确定第三个、第四个顶点的位置呢?我们仍然以y轴上的两点O、B所连接的线段OB为分类标准,由于点P、点Q都是动点,所以先设点Q(m,-m).若以OB为边,则PQ也为边, OB平行且等于PQ.由OB∥PQ可知点P在点Q的正上方或或正下方,则点P的坐标可设为,线段PQ的长度可用坐标之差表示为,再由PQ =OB=4列出方程,算出m的值.若以OB为对角线,则点P和点Q应分布在线段OB异侧,画出草图,根据预备知识2,由线段OQ平移到PB的规律可以设出P(-m,-4+m),再将点P(-m,-4+m)代入,从而计算出点Q的坐标.

第3题.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(1,0),点B(-3,0),与y轴交于点C(0,3),点G是抛物线上的动点,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,使A、C、F、G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?若存在,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点坐标;若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

第3题解析:先求出抛物线解析式为,当AF为边时,CG为边,则AF平行且等于CG.如图10、图11.∵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=-1∴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为1 ,∴AF=CG=2×1=2    ∵点A(1,0)∴点;当AF为对角线时,CG为对角线,则AF与CG互相平分.如图12、图 13.

设点F(m,0),由CA平移到FG的规律可设点G为(m+1,-3),将点G代入得

 

反思:第3题类似于第2题,也属于两定两动型,但是已知的两个定点A、C并不在同一坐标轴上,我们不妨仍然以同在x轴上的两点A、F所连的线段为分类标准.若以AF为边时,CG也为边,则AF平行且等于CG.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,与抛物线的交点就是点G,则点G、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x=-1对称.将点G的纵坐标3代入解析式,算出点G的横坐标,或直接利用CG的长度为点C到对称轴距离的2倍,求出CG的长为2.再由AF=CG=2以及点F在点A的左边或右边,确定点F的坐标.若以AF为对角线,类似于第2题,先设点F坐标为(m,0),根据平移规律得到点G坐标为(m+1,-3),将点G代入解析式,算出m的值.

 

  

第4题(2015年荆门市中考题)如图,在矩形OABC 中,OA=5,AB=4,点D 为边AB 上一点,将△BCD 沿直线CD 折叠,使点B 恰好落在OA边上的点E 处,分别以OC,OA 所在的直线为x 轴,y 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.

(1)求OE 的长及经过O,D,C 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;

(2)一动点P 从点C 出发,沿CB 以每秒2 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 运动,同时动点Q 从E 点出发,沿EC 以每秒1 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 运动,当点P 到达点B 时,两点同时停止运动.设运动时间为t 秒,当t为何值时,DP=DQ;

(3)若点N 在(1)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,点M 在抛物线上,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与点N,使得以M,N,C,E 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?若存在,请求出M 点的坐标;若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 .

第4题解析:(1)(2)略(3)设点N(-2,n) 当以CE为边时, = 1 * GB3 ①点M在点N左边,如图14,由平移规律可知点M为(-6,n+3),将x=-6代入得,.M1(-6,16) = 2 * GB3 ②点M在点N右边,如图15,由平移规律可知点M为(2,n-3),将x=2代入得,.M2(2,16). 当以CE为对角线时,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,如图16,将x=-2代入得,综上所述,满足条件的点M有3个,它们的坐标分别为M1(-6,16),M2(2,16),.

 

 

反思:第4题还是两定两动型,但这4个点M,N,C,E,没有任何两个点在同一坐标轴上,所以只能以两个定点所连的线段CE为分类标准.

三、方法归纳

 

 

    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,无论是三定一动型,还是两定两动型,关键是确定分类标准,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.在平行四边形中,任意两个顶点所连接而成的线段,要么是平行四边形的边,要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.四个顶点中,如果有两点在同一坐标轴上,哪怕其中一点是动点,我们仍然以这两点所连的线段为边或对角线,分两种情况讨论.如第3题,以AF为边或对角线分两类.四个顶点中,如果没有任何两个点在同一坐标轴上,那就以两个定点所连的线段为边或对角线.如第4题,以CE为边或对角线分两类.确定分类标准之后再画草图,确定动点的大概位置,然后利用平移前后点的坐标之间的规律,设出动点的坐标,代入抛物线解析式,计算出点的坐标.

上一篇:逆向思维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
下一篇:识别角度 融入体验

中国教育信息网

共和国教育部

湖北教育信息网

湖北省教育厅

荆门市教育局

荆门市龙泉中学

荆门市第一中学


友情链接:

logo_footer.png

footer_name.png

footer_icon_phone.png  0724-2366229

footer_icon_position.png  湖北省荆门市长宁大道13号

Copyright © 2020-2021 荆门市龙泉北校 版权所有   鄂ICP备17027837号-1
鄂公网安备42080002000108    食品安全举报电话:0724-2362609

rwm.jpg

微信公众号
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