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风采
荆门市龙泉北校八(10)班 刘俊喆
北校的初夏, 藏着成长的密码
清晨,我抱着《经典诵读》穿过北校的香樟长廊。风里飘荡着新抽的樟叶清香,树下的空地上,几个七年级的学弟正捧着《岳阳楼记》小声跟读——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夏天,我也是这样,揣着对初中的忐忑,站在北校门口。
那时的我,像只刚出巢的雏鸟。第一次站在北校的塑胶跑道上参加开学典礼,后来的每个清晨,这里成了晨跑的战场,阳光透过香樟叶洒在肩头,我们跑过春樱、夏荷、秋桂、冬雪,把“阳光、进取、坚韧”的种子,种进了青春里。
真正让我扎根北校的,是课堂。语文老师总说“文字是有温度的”,她带我们读《岳阳楼记》时,声音里像浸着洞庭湖的月光;数学老师的板书永远工整如诗,一道几何题能拆解出三种解法,末了还要敲敲黑板“别急着抄答案,想想自己的思路卡在哪儿了”;英语课更像一场跨文化旅行,老师放着《You Raise Me Up》的音乐,让我们用英文分享“最想感谢的人”。记得有次我解不出物理题,晚自习留在教室,物理老师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,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受力分析图,直到我眼睛突然亮起来:“哦,原来这里要考虑摩擦力!”那一刻,我忽然懂了什么是“亦师亦友”——他们不仅教知识,更教我们如何像树一样,把根扎进泥土里,再努力向上生长。
请教老师们
北校的成长,从不是一个人的孤单跋涉。去年“朗读者”大赛,有人用《不为什么》诉说母爱,有人用《雷电颂》致敬屈原,原来经典的力量,是让每个站在台上的人,都能找到自己与历史的联结。
最难忘的是“泉韵杯”篮球联赛。赛场上,我们班的小宇带着伤坚持打满全场,他说“不能让队友少个人”;场边,拉拉队的口号声能掀翻屋顶,连平时最文静的数学课代表都举着“八(10)班,冲鸭”的标语跳起来。班主任说,这就是北校的“三委十组”——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,管理、学习、活动,都要学会“既学会,又不累”。后来我在黑板报上写下“所谓青春,大概就是一群人,为了同一个目标,拼尽全力的样子”。
当然,成长也有阵痛。上次期中考试我退了十几名,躲在操场的香樟树下掉眼泪。是同桌小雨塞给我一颗糖:“你忘了吗?上次期末考试进步,你说过‘跌倒了就爬起来,拍拍灰继续跑’。”是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,指着错题说:“退步不是坏事,它帮你找到了知识的漏洞。”后来我学着“上课记重点,下课理框架,不懂就追着老师问”,期末考又取得了一定的进步。北校教给我们的,不仅是“考高分”,更是“输得起”的底气。
此刻站在香樟树下,看九年级的学长学姐在“中考加油”的横幅下合影,我忽然想起开学典礼上校长说的话:“北校是片土壤,你们在这里向下扎根,向上生长,终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光。”风掠过操场,传来七年级学生的笑声;教学楼里,传来朗朗书声。五月的阳光里,我翻开《经典诵读》,扉页上写着:“多少美好北校中,青春正当时。”
认真阅读
作品登报
共和国教育部
湖北教育信息网
湖北省教育厅
荆门市教育局
荆门市龙泉中学
荆门市第一中学
友情链接:
0724-2366229
湖北省荆门市长宁大道13号
Copyright © 2020-2021 荆门市龙泉北校 版权所有 鄂ICP备17027837号-1 鄂公网安备42080202000370号 食品安全举报电话:0724-2362609
微信公众号